如何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今天下午,2025浦江创新论坛·WeStart创业投资大会主论坛在上海举行,上海未来启点社区、WeStart投早投小联盟宣告成立,为科技成果、风投资本、产业资源对接融合搭建了新的平台。
上海未来启点社区由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和上海市科委发起,是一个开放的人才服务平台,旨在为颠覆性技术领域创业者提供孵化服务,培育让未来产业“涌现”的创新生态。WeStart投早投小联盟由科技部发起成立,是一个由知名投资机构、创业服务机构、央企和银行等组成的生态组织,将依托WeStart创业投资大会的TOP100创赛,通过链接头部资本和产业资源,加速推动早期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培育科技创业者和企业家人才
谈及设立上海未来启点社区的初衷,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总经理、上海未来启点社区理事长魏凡杰说,很多投身创业的科学家存在产品意识、市场经验和管理能力上的短板,在科学家创办的企业中,往往缺少高水平的职业经理人。另一方面,国内孵化器以提供办公空间和基础孵化服务为主,缺乏跨学科、跨领域的一站式服务能力。因此,搭建发现和服务科技创业者的高质量平台,对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未来启点社区启动仪式在张江科学会堂举行。
“我们希望通过未来启点社区,集聚中国最好的创业者、科学家和投资人,构建颠覆性创新领域的产业化涌现生态。”魏凡杰表示,今后将有很多资源进入这个社区,让科学界、产业界、投资界精英都能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和资源。通过社区模式,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将探索机构化发现和支持中国科技创业者的新机制,让它更符合市场规律和创新规律。
据介绍,社区的目标人才分为两类:一是热衷科技创新的年轻创业者,他们要带领团队完成“0—1”的颠覆性技术突破和概念验证;二是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人才,他们是被孵化公司未来的CEO或其他高管,将带领公司走上“1—10—100”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道路。
社区关注的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包括:人工智能、先进核能、生命科学、脑机接口、空天计算、量子计算、硅基光电子等领域。社区将通过“1+N”方式串联上海各区的产业定位和资源禀赋。例如在生命科学领域,以张江等区域为主;在可控核聚变领域,以闵行等区域为主;在人工智能领域,以徐汇等区域为主。
本月下旬,未来启点社区举办的首期“科学家+创业者+投资人”实战营就将启动。根据计划,今年底社区将举办一系列海外引才活动,首期启点创业营明年启动。
魏凡杰在WeStart创业投资大会主论坛上演讲。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科学与产业的距离日益缩短,为科学家创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期。在魏凡杰看来,上海设立未来产业基金、未来启点社区可谓正逢其时,抓住这个机遇期的关键,在于有一批真正懂科学、又对产业有深刻理解的人来推动合作,把科学界、产业界、投资界的人才和资源集聚起来,产生“可控核聚变反应”,这样才能打造出科技创新产业的“核爆点”。
上海国投构建创新策源体系
随着上海未来启点社区的成立,上海国投公司旗下正逐步形成由未来产业基金、科学公益基金会、未来启点社区构建的面向未来产业的创新生态。目前,设立刚满一年的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总规模达150亿元。这只母基金的运营方在探索设立科学公益基金会,其资金来自投资机构和企业,将从投资和产业视角推动颠覆性创新领域的概念验证。
上海国投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戴敏敏在演讲中说:“我们将充分发挥未来启点社区的作用,大力构建人才挖掘与评估、人才培养、孵化赋能、社区运营四大核心功能模块,深度联动未来产业基金子基金投资人、产业链龙头企业和行业生态合作伙伴,以创业实战为核心,探索颠覆式创新人才挖掘、评价、培养和赋能的新路径。”
戴敏敏在WeStart创业投资大会主论坛上演讲。
作为市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专业平台,上海国投公司聚焦三大先导产业和未来产业,专注于“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戴敏敏介绍,公司在构建“大院、大所、大企、大家、大赛”创新策源体系,积极捕捉创新信号源,推动科技成果从“最初一公里”向“最后一公里”高效转化。
目前,这家国企已对接高校院所等“信号源”机构166家,入库“信号”项目238项。例如,与清华工研院合作发起设立上海合成生物学创新中心,建立“一个中心+三个转化平台+一支产业基地”新型孵化模式;与上海交大携手发起策源基金,构建交大系科技创新创业和资本互动生态;作为复旦科创母基金基石投资人,通过投资和孵化双轮驱动,与复旦联合构建一体两翼的成果转化生态。
除了高校院所,上海国投还协同大企,与多家央企、市属国企和行业头部民企建立了“资金+项目+产业链”等多层次合作;携手大家,常态化对接上百位战略科学家,紧密跟踪前沿科技领域的最新进展,领投战略科学家牵头的早期孵化项目;链接大赛,深度参与浦江创新论坛,从WeStart创业投资大会的TOP100创赛中,捕捉有潜力的创业项目。
“一个完整的创新生态配资门户网中心官网,不仅需要充满创意和抱负的创业者,更需要强大的产业市场和资本注入。最好的投资是与创业者共赴星辰大海,发挥耐心资本和战略资本的作用,推动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变成产业江河。”戴敏敏总结道。
易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